王庭僚
9月18日,第二届深圳合唱节胜利闭幕了。说起大合唱,我过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第二届合唱节开始后,我有幸参加到组委会办公室宣传组。通过阅读全国合唱节、国际合唱节资料,又亲自观看本届合唱节决赛和全国优秀团队的展演,特别是聆听专家的授课和点评,好像发现了“新大陆”,感受到了“合唱的力量”。
合唱团像一个大家庭
合唱的吸引力、凝聚力在本届赛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梅林街道文化站翁站长说:“我们组建社区合唱团时,对退休老人最有吸引力,报名人数越来越多,形成一股热潮,梅林片区组建两支团队都满足不了需求。”福田区福保街道“夏之梦”女子合唱团是今年5月新组建的一支年轻队伍,他们的感受是“共同的爱好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合唱团成了一个大家庭,其乐融融”。
合唱团队之所以有凝聚力,是因为它架起了一座互相沟通、交流的友谊桥梁。龙华民治“俏夕阳”合唱团就是一个有移民特色的合唱团,团员们大多是辖区外来务工者的父母。他们摘掉围裙放下婴儿车,风雨无阻地坚持每周4课合唱训练,一字一句学说普通话,一音一调学唱歌。“合唱搭建桥梁,歌声传递友谊”体现在本届合唱节的许多团队之中。
合唱节搭建了好平台
合唱团的群众性、自发性,与全市搭建“合唱节”这个平台很有关系。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体旅游局、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首届合唱节2010年创办,每两年一届,以“普及、参与、提高”为宗旨,以“群众性、专业化、国际化”为方向,把合唱节打造成深圳文化的新品牌。各区、街道、各系统积极性很高,已经组团的,抓紧培训、提升;尚未组团的,“招兵买马”建新团。本届合唱节参赛的200余支合唱团队中有青少年组、成年组、老年组,充分体现出合唱节的群众性。对深圳的“群众合唱”,专家们给予高度评价。本届合唱节担任评委工作的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文化部全国声乐评委会主任田玉斌说:“广东省可称得上是全国群众合唱发展最好的省份,而在广东,深圳又是群众合唱整体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深圳合唱搞得好,最大原因是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合唱节唱出了“深圳特色”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徐沛东为深圳题写的“铸精神丰碑,展合唱风采”的贺词,为本届合唱节指明了方向。本届合唱节老年组、成年组、学生组共48支合唱团,演唱歌曲95首,有丰富的精神内涵。《保卫黄河》、《红旗飘飘》唱出对祖国的热爱;《唱响和谐》、《欢乐的社区欢乐的家》唱出了和谐关爱的大家庭;四川民歌《康定情歌》、台湾高山族民歌《欢乐的聚会》唱出了民族风情。
笔者认为,本届合唱节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深圳人唱深圳歌,唱出了“深圳特色”。《走进新时代》、《祖国、深圳对你说》、《走向复兴》、《南方的天空》等,都是歌颂深圳改革开放的。这些歌曲思想性强,给人以力量。我看市国税局芳草女声合唱团演唱陕北民歌《兰花花》时,她们的动情演唱震撼了我的心,眼泪止不住往下掉。
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合唱节组委会主任王京生以《合唱的气质》为题发表致词。指出:“合唱之美不仅在于形‘合’,更重要的是神‘和’,和谐的音韵、雄壮的声音更富有表现力,更有激情,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合唱水平又上新台阶
“提高合唱艺术”是深圳合唱节的一项任务。首届合唱节之后,不少团队对合唱艺术的积极性更高了,增加排练时间,聘请名家指导,福田区秋之语合唱团就是其中一例。该团成立于2002年,为了提高水平,他们先后邀请国内知名指挥家萧白,国家一级指挥陈光辉、曲作家姚峰,词作家蒋开儒、男高音歌唱家熊家源讲课指导,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福田区选拔赛中夺金。在本届合唱节老年组决赛中,以9.65的高分获得12支参赛队伍的第二名,又是一个金奖。
担任评委的田玉斌老师说:“本届合唱节带给我很大的惊喜。令我印象较深的是深圳園园打工妹合唱团这样一些新的合唱团,唱得非常有朝气。本届合唱节和上届相比,进步很大,声音的艺术性提高了,运用手法变化多了。”萧白在点评会上谈到:“本届合唱节进入了多声部,这是一个方向,是升级换代。特别是深圳交通合唱团,我预言:坚持两年可走向世界。”
深圳合唱还需形式创新
前几天,通过看天津北洋合唱团、杭州“八秒”合唱团、无锡“山禾”合唱团三支团队的展演,开阔了眼界。“八秒”合唱团在两个多小时20多个演出节目中,一个节目一个队形。该团艺术总监、常任指挥阎宝林说:“合唱既是视觉艺术,又是听觉艺术。”
看罢展演,我感到深圳合唱团在形式创新上还不够。大多是同一模式,一站到底,“视觉艺术”欠缺。龙华新区大浪羊台山青工合唱团、富士康幸福之声合唱团比较有自己的风格。大浪合唱团是一支纯男声合唱团,以演唱流行音乐为主,这次合唱节他们演唱的《啊呀呀,姑娘》、《阿艺》全是表演唱,青春活泼、魅力十足。
富士康合唱团也是一个创新团队。该团成立五年来,把合唱艺术融入企业文化之中。这次参赛的两首歌曲,一首是传统歌曲《想你》,另一首是爵士《祝福》。指挥家吴灵芬说:“富士康合唱团的演唱使我感动,唱流行歌,没有手势和团员交流,但是完成得很好。”
有的团队缺好指挥
培育深圳音乐新锐、提高本土合唱指挥的业务水平也是合唱节的一项任务。从首届合唱节以来,深圳指挥队伍不断壮大,指挥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存在薄弱环节。吴灵芬说:“对合唱团来说,指挥很重要。手势要有语言感,要让团员看懂。这次来深看完演唱,发现一些专业或接近专业的指挥,有的是年轻人,很振奋。有的团员队伍很好,但指挥不行,指挥和合唱不匹配。”本届合唱节确实有一批指挥新秀崭露头角,为今后深圳合唱艺术的提升打下了良好基础。
如果说前两届合唱节是“打基础铺摊子”阶段,那么之后则是“上水平出成绩”的阶段。合唱是连接全国、走向世界的一个通道。合唱通向远方,挑战未来,收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