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小艳
在不断的创新探索中,深圳政府公益文化基金项目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流程,开创了领跑全国的公益文化基金发展的“深圳模式”。昨日,记者专访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办公室(以下简称“基金办”)负责人李建阳,深入了解该基金的创新运营之道。
打“组合拳”资助文化项目近2000个
“在基金的使用上,推出几套‘组合拳’。”据李建阳介绍,该基金使用以专项拨款的无偿资助方式为主,分为全额资助、部分资助和奖励三种方式。对没有其他资金来源的项目,在全成本预算审核基础上,给予全额资助;对于获得社会其他组织机构赞助但存在经费缺口,以及适合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开展而其收入不能弥补支出的项目,采取部分资助;对项目已完成,其成果符合《深圳市重大精神文明成果奖励办法》规定的,采取奖励的方式进行资助。此外,还对一些项目采取贴息资助、有偿资助等方式进行扶持。
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是深圳市政府1994年设立的。据不完全统计,18年来,该项基金累计投入18亿元,资助文化项目近2000个,有力推动了深圳“文化强市”战略的实施。
精细化管理促资金使用最大化
“我们希望实现政府基金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李建阳说,文化建设投入长期存在“重立项,轻过程,轻结项”的现象,因为缺少管理和约束,很多项目拿到钱后,效果却得不到最大化的发挥。为了克服这一弊端,该基金综合运用部门评价、财务评价、专家评价、公众评价四个维度进行一对一的评估,促使资金使用效果最大化。
鼓励民间力量参与文化建设
李建阳告诉记者,基金办创新性地将基金资助对象开放扩大到全社会相关组织机构和个人,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参与社会文化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在选择资助对象时,我们只看项目,不论它姓‘公’还是姓‘私’,每个好的项目都有公平的竞争机会。”
李建阳说,“戏剧星期六”、“剧汇星期天”等优秀民间文化项目,在政府基金的扶持下不断发展壮大,深入民心,广受市民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