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网站,今天是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文化新闻  
广东培养“粤剧娃娃”增强粤剧生命力
日期:2013-01-31   浏览:4690

      中国文化报驻广东记者彭海霞 刘甜 陈一锋报道

      瓶颈 “观众缘”缺乏

  2009年,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的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岭南地区首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年多来,粤港澳在传承粤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因为受方言壁垒的限制以及多元文化的影响,在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的广东,粤剧的观众正在逐渐流失。为此,粤港澳各地进行了各种探索。例如,深圳市宝安区培养粤剧娃的模式,就在今年1月举行的“广东省首届青少年粤剧粤曲大汇演工作总结暨粤剧保护、传承、发展研讨会”上得到了各方肯定。

  观众是粤剧粤曲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但正如广东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陈京松在研讨会上所说,现在大多数地方戏曲的瓶颈就是观众群体在萎缩。新中国成立后有150多个剧种消亡,消亡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观众。木偶剧团没有观众了,粤剧的观众则受方言壁垒限制,只局限于粤语地区。

  由于多元文化的介入,观众缘成为传承的大问题。粤剧名家倪惠英也认为,现在粤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观众问题。没有观众,没有市场,粤剧怎么发展?培养粤剧演员还不是最大问题,因为演员是一个职业,可以在全社会招收,但是观众不一样,观众是要掏钱来看。所以传承粤剧最重要的是培养观众群体。

  倪惠英认为,对于青少年粤剧的教育,目的不是要把每个学生培养成粤剧艺术家,而是在于培养观众。国家一级编剧何笃忠有着同样的认识。他说,目前粤剧传承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专业演员,而且进行青少年文化艺术素质的培养,打好基础,让粤剧教育像语数理化一样,成为一个学科。这样也许会有80%的学生成为未来的粤剧老戏迷,粤剧传承就会大有希望。而如何培养青少年观众、让粤剧进校园?这就要求在传承中,不能用强制性的或半强制性的方式,而是应该把有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

  希望 “粤剧娃”可圈可点

  在深圳宝安的几所学校中,音乐课上学生可以学习粤剧的唱腔;舞蹈课上,学生们可练习粤剧的身段表演;而在美术课上,学生则可以绘制脸谱;语文课上则有粤剧经典台词赏析。在青少年粤剧传承方面,宝安模式值得探讨。从2004年宝安区开始启动“京剧进校园”,宝安的“京剧娃”已是名声在外。如今,宝安区的“粤剧娃”同样毫不逊色。从2007年开始,宝安区也启动了粤剧进校园的项目。目前,宝安区有12所学校启动了粤剧进校园活动,福永街道7所公办学校则全部普及。

  宝安的粤剧娃培养成绩可圈可点。宝安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在研讨会上如此解析,专家引领是关键,从一开始,宝安就在全国聘请教师。不仅如此,宝安还注重搭建平台,每一年孩子们有几十次的演出机会,让他们得到更多锻炼。另外,宝安还创新机制,采取区和街道两级管理,统一聘用教师,统一排练方案,统一安排专家授课时间,实现设备、服装等资源共建共享。

  不仅在深圳,在广东省佛山、广州等地,粤剧进校园同样开展得有声有色。在佛山南海区西樵镇第一小学,早操之后的粤剧身段操在3000多学生之间坚持了3年多。广州市荔湾区三元坊小学从2005年开办粤剧班。荔湾区教育局每年举办“三元杯”大赛,只要是学粤剧的孩子都可以参加。荔湾区少年宫从1996年建立了荔湾区艺术学校少儿粤剧培训基地。而广州市白云区文化馆已经拥有50多个粤曲私伙局,培养了一批粤剧娃娃剧团。

  经验 民间力量不可忽视

  香港的民间组织在粤剧保护方面的力量不可忽视。在研讨会上,香港八和粤剧学院相关负责人徐月明介绍了香港传承粤剧的经验。作为以弘扬粤剧艺术为己任的香港八和会馆已与两个慈善机构合作,并在两个学校做试点,探讨如何在学校推广粤剧粤曲。

  八和会馆更争取到香港粤剧发展基金、康文署以及盛世天戏剧团的支持,与油麻地戏院合作的新秀基地正成为培养粤剧新秀的摇篮。在香港粤剧培训机构不多、资源不足的条件下,2012年7月,香港八和会馆正式进驻油麻地戏院,开展“粤剧新秀演出系列”,并得到了众多观众捧场。300多人的场座,平均7成都是靠购票进场。在短短数月的时间内,200多场的演出中就有130场是粤剧,其中又有70多场是旅游场,以吸引外国游客观看。

  徐陈月明说,香港演出团队都是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因此八和会馆还会举办各种筹款活动,邀请慈善机构参与进来。香港每晚都有粤剧演出,要把粤剧新秀演出系列坚持下去需要资金支持,但资金又不能单靠资助,因此观众购票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励。而之所以有观众,是因为香港20多年来在社区、学校持之以恒的积极培养。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最新文章
·关于领取2023年度评审通过人...
·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职业道...
·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反贿赂...
·深圳市公共文化行业诚信承诺...
·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守信联...
·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服务承...
·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诚信自...
·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领导职...
·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2023年...
·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2022年...
热点文章
·寻找优秀青年歌唱人才 ——深...
·关于深圳市第九届少儿歌曲征...
·关于开展2020年度深圳市群众...
·深圳市第九届少年儿童歌曲创...
·关于举办“广东原创地方小戏...
·2019年度深圳市群众文化、艺...
·深圳市文创类社会组织结对帮...
·入选深圳市第九届少年儿童歌...
·深圳市群文专业高级职称评审...
·关于深圳市第八届少年儿童歌...
视频

首页| 学会概况| 组织机构| 学会动态| 文化新闻| 活动集锦| 政策法规| 会员专栏| 投诉建议| 联系我们
电话:0755-83248633 传真:0755-83248633 E-mail:szqwxh@126.com
版权所有 © 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 粤ICP备19117569号